譯者注:原文發(fā)表于露天看臺,作者為Dan Favale,文中數(shù)據(jù)均截至原文發(fā)稿時(當?shù)貢r間9月5日),所涉及日期和時間均為當?shù)貢r間。文中觀點與譯者及平臺無關(guān)。
隨著卡梅隆-安東尼和德懷特-霍華德即將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我們不禁思考:還有哪些優(yōu)秀的NBA球員尚未獲得這一殊榮?
與庫珀斯敦的棒球名人堂或坎頓的職業(yè)橄欖球名人堂相比,進入斯普林菲爾德的門檻并不算高。評選過程也更為不透明。這也是為什么這個話題如此引人入勝。較為寬松但模糊的標準使得我們難以確定在聯(lián)盟歷史上的排名。
在構(gòu)建這份名單時,我們將遵循一個基本原則:入選者必須至少經(jīng)歷過一次提名周期而未能入選。這排除了像布雷克-格里芬和德里克-羅斯這樣的球員。
我們將根據(jù)每位球員最終入選名人堂的可能性來對他們進行排名。
7、拉里-福斯特
拉里·福斯特在1950年代的輝煌已經(jīng)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埋沒。盡管他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并不驚人,但他在職業(yè)生涯中的表現(xiàn)仍然值得稱道。
主要榮譽:8次全明星、2次最佳陣容、1次籃板王
場均數(shù)據(jù):13.7分9.7籃板1.4助攻
總賽季數(shù):12賽季
盡管福斯特擁有超過七次的全明星入選記錄,但他仍未獲得名人堂的認可。無論你如何評價那個時代和他所面對的競爭環(huán)境,他的資歷依然使他在籃球參考網(wǎng)站上的名人堂概率高達94.2%,這是所有有資格進入名人堂但尚未入選的球員中最高的。
6、杰梅因-奧尼爾
主要榮譽:2002年進步最快球員獎、6次全明星、3次最佳陣容
場均數(shù)據(jù):13.2分7籃板1.4助攻0.5搶斷1.8蓋帽
總賽季數(shù):18賽季。
如果他在波特蘭開拓者隊的前四年沒有被埋沒在輪換陣容中,或許他本不必出現(xiàn)在這份名單上。直到第五個賽季,他才迎來轉(zhuǎn)機,并在第六個賽季贏得了進步最快球員獎。這一突破標志著他持續(xù)輝煌的開始,在接下來的六年里,他獲得了六次全明星提名和三次NBA最佳陣容提名。在這段時間里,他成為聯(lián)盟中最全能的大個子之一,不僅在進攻端表現(xiàn)出色,還在防守端以封蓋見長。
然而,奧尼爾的巔峰期只持續(xù)了六個賽季,這影響了他的歷史地位。此外,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在他效力期間季后賽成績平平,僅一次闖過首輪。到了2006-07賽季,即他29歲時,他的表現(xiàn)和出場時間都大幅下滑。
盡管如此,他在退役時依然保持著出色的數(shù)據(jù),有四個賽季場均至少得到20分8籃板2蓋帽,這一成就并列NBA歷史第十位。
5、便士哈達威
生涯榮譽:4次全明星,3次入選最佳陣容
場均數(shù)據(jù):15.2分4.5籃板5.0助攻1.6搶斷0.4蓋帽
總賽季數(shù):14賽季
便士哈達威是NBA歷史上最大的“意難平”之一。傷病讓他在巔峰期到來之前就無法保持穩(wěn)定出場。盡管如此,他仍然多次入選NBA最佳陣容。
在他的第二個賽季結(jié)束時,哈達威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MVP投票名單上。第三年,他在MVP競爭中排名第三,并且再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一陣。
作為一名身高6英尺7英寸、運動能力極強的控球手,哈達威的影響深遠。即使在沙奎爾-奧尼爾離開后,他依然幫助奧蘭多魔術(shù)隊保持了季后賽競爭力。 雖
然哈達威的職業(yè)生涯不夠長久,但他卻與一些偉大的球員并肩。在他職業(yè)生涯的前七年里,他有六次單賽季場均得分超過15分、助攻超過5次、搶斷超過1.5次。只有五名身高與他相同或更高的球員達到過這樣的成就:拉里-伯德(九次)、斯科蒂-皮蓬(九次)、魔術(shù)師約翰遜(十一次)、克萊德-德雷克斯勒(十二次)和勒布朗-詹姆斯(十二次)。
4、喬-約翰遜
生涯榮譽:7次全明星,一屆最佳陣容
場均數(shù)據(jù):16分4籃板3.9助攻0.8搶斷
總賽季數(shù):18賽季
在拉里-福斯特的八次全明星之后,喬-約翰遜以七次全明星入選記錄領(lǐng)跑尚未進入名人堂的球員名單。盡管他的簡歷上只有一項最佳陣容的榮譽,但喬-約翰遜從未真正達到超級巨星的地位。然而,“單打喬”確實是一個得分高手。
在長達11個賽季的時間里,約翰遜平均每場得分超過19分,并且三分球命中率達到37.5%。這一時期包括了五個連續(xù)賽季得分超過20分的表現(xiàn),他也因此獲得了MVP選票的認可。約翰遜的職業(yè)生涯總得分仍然排在歷史前50位。
雖然他以得分著稱,但他后期職業(yè)生涯中展現(xiàn)的位置靈活性卻常常被忽視。在他巔峰時期,他還展現(xiàn)了出色的傳球能力。他曾有四個賽季場均助攻超過4次。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是僅有的20名同時達到20,000分和5,000次助攻的球員之一。在這20名球員中,他是唯一一位既未入選名人堂也未被視為第一輪投票鎖定的球員。
3、肖恩-坎普
主要榮譽:6次全明星、3次最佳陣容
場均數(shù)據(jù):場均14.6分8.4籃板1.6次助攻1.1搶斷1.2蓋帽
總賽季數(shù):14賽季
巔峰時期的肖恩-坎普簡直就是一部精彩集錦。他的速度、爆發(fā)力和靈巧性本身就足以讓他進入名人堂。
然而,短暫的巔峰期影響了他的歷史地位。到了31歲,他已淪為替補,角色大大減少,體能問題也成為了NBA歷史上的一大遺憾。
盡管如此,他的巔峰表現(xiàn)依然令人著迷。 在整整十年的時間里,坎普場均貢獻約18分10籃板1搶斷1.5蓋帽。雖然他的扣籃備受矚目,但他的腳步移動和身體對抗同樣值得稱贊。他并非只有華麗的外表,沒有實質(zhì)內(nèi)容。在他十年的巔峰期內(nèi),他曾四次出現(xiàn)在MVP投票名單上。
如果坎普能夠保持更長時間的良好狀態(tài),或者在季后賽中有更多的出色表現(xiàn),他將毫無疑問地成為名人堂的一員。
2、阿瑪雷-斯塔德邁爾
生涯榮譽:6次全明星、5次最佳陣容、2003年的年度最佳新秀
場均數(shù)據(jù):18.9分7.8籃板1.2助攻0.8搶斷1.2蓋帽
總賽季數(shù):14賽季
盡管傷病縮短了他的巔峰期,斯塔德邁爾仍然有七個賽季場均得分超過20分并抓下至少8個籃板,并且四次在MVP投票中進入前十名。他在巔峰時期對進攻哲學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
斯塔德邁爾的面框中投和快速打法在當時對于他的位置來說是罕見的。沒有他與史蒂夫-納什的擋拆配合以及出色的運動能力,“七秒或更少”的菲尼克斯太陽隊不可能取得那樣的成就。即使在今天的比賽中,他的身體素質(zhì)依然會讓人眼前一亮。
1、肖恩-馬里昂
主要榮譽:1次總冠軍、4次全明星、2次最佳陣容
場均數(shù)據(jù):15.2分8.7籃板1.9助攻1.5搶斷1.1蓋帽
總賽季數(shù):16賽季
盡管肖恩-馬里昂的名人堂資格常常被描述為“他沒有傳統(tǒng)的入選理由,但……”,但實際上,這位四屆全明星球員絕非普通角色球員。雖然他的得分數(shù)據(jù)并不完全符合傳統(tǒng)意義上的超級巨星標準,但在2000-01賽季至2006-07賽季期間,作為菲尼克斯太陽隊的一員,他場均得分超過19分。
馬里昂在多個體系中都表現(xiàn)出色,是那個時代最全面的防守者之一。盡管他從未入選過最佳防守陣容,但他在年度最佳防守球員投票中三次進入前十,這使得他未能入選顯得有些不合理。
自2015年退役以來,馬里昂仍然在總籃板數(shù)(第41位)、搶斷數(shù)(第21位)和蓋帽數(shù)(第62位)上穩(wěn)居歷史前65名。對于一個身高僅6英尺7英寸的球員來說,這樣的成就非常驚人。此外,他的職業(yè)生涯長度也使他在歷史得分榜上躋身前100名。
原文:Dan Favale
編譯:selu